虽然有很多的创业者在资本寒冬的“欺凌”中倒下,但创业的热潮依旧不减。有人在创业中倒下,有人坚强活下去,这就是创业的残酷现实。创业就犹如一场战争,为夺取更多的领土,不断与“敌人”厮杀,能够生存下来的便是王者。
作为国内外卖平台之一的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感慨:创业9年中五次融资和上百场战争的不易。张旭豪称,创业不是考试,而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以下是饿了么张旭豪创业感悟的全文:
创业不是一门考试,你没上市有可能就是零分,如果你拿不到风投你就不及格,而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一种生活方式,所以过程中你一定要充分的去享受,整个过程也是非常的孤独的。
打败比自己有钱100倍的对手
饿了么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,我还记得有个公司叫小叶子当家,注册资本100万,已经把上海周边所有的高校基本都覆盖了。而我们只有几万块钱,还是靠套现、靠学费里压下来的,就这样开始了跟人家的竞争。
当时进行了很激烈的补贴活动,每次订餐都要送冰红茶、荷包蛋,这都是真金白银自己掏出来的,让我们感觉到巨大的压力,如果对方不断地用这种补贴的方式来跟我们打,我们怎么办?
后来我们是怎么对付的呢?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: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,一下子就把对手打掉了。
第一,从抽佣制到年费制。最开始我们对商户收取8%的佣金,但渐渐发现在行业发展的早期,用户习惯没有养成、商户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,你这种超前的形式,其实是跟商户对立。很多商户开始有飞单、跳单这样的问题,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在定价的模式上进行一个创新?
我记得当时看了一些案例,讲国外当时发展出的SaaS的模式,按年付费。我们想,这个模式是不是能够用到我们平台上来?我们后来推出了一个SaaS的账号,一年付4820元;半年付2750元,三个月付1630元。这个价格我记得清清楚楚。当我们把商户付费变成一套SaaS的服务,商户觉得我们是固定收费,这样非常好,多出来的订单都是自己的。
第二、我们开发了新的接单系统。当时的外卖都是下单以后,通过平台、电话和短信传递给商家。我们在餐厅里面安装一个电脑就可以接单,虽然是一个小的问题,但是解决了餐厅里面记单难等一系列小的问题。按一下鼠标单子就能自动打印出来,于是很多商家把所有的订单都自动往我们平台上转。
到3个月以后、6个月以后,我们就从市场份额落后的状态,到了把竞争对手打出这个市场的状态。没有花额外的钱,还收了很多的预付款。而且这些技术上的优化,也奠定了日后和美团竞争的基础。
从这段经历,我总结出三种看法:
(1)产品是最重要的,我觉得创始人一定要花很多的心思在自己的产品上面,对很多的痛点需求一定要想明白,一定要解决好。
(2)要有开放的心态,我们不要给自己定标签说我们只能做轻的模式,不能做重的;只能做传统的,不能做互联网的,我觉得今天大家要抛弃这些条条框框,用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变化。
(3)要尊重和发挥团队DNA中的长处。我们创业者的很多的基因,都是原生态,没有什么商业分析,没有什么战略分析,也没想过卖给谁,这种商业直觉和背后的DNA,可能是我们今后做事的方式。我们现在回过头看,当时非常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,并且希望通过技术、产品、商业模式的创新,才做了一些前人可能没做过的、行业里面也没人用过的方式。
回想我们过去,其实饿了么像打游戏打怪一样,以前有很多的竞争对手,然后一路地走来,到现在跟BAT可以正面地较量。虽然有一些人现在已经站到我们的阵营里面来了,有一些可能跟我们分庭抗礼,从战友变成了敌人。彼此之间,看起来业务模式非常相像像,但是我相信我们的DNA跟对未来事情的看法,其实有很大的不一样。
四点创业心得
虽然每个企业成长起来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,面临的状况是不一样的,但我觉得有些共通的问题你也会遇到,比如这四件事情。
(1)创业一定要有一个可以始于足下的起点。过去我们创业其实想打造一家像硅谷巨头一样的公司。我们是因为看了一个电影《硅谷海盗》,讲的乔布斯和比尔?盖茨,两个人打来打去,最终把PC普及到全世界。